查看原文
其他

练琴是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?儿童教育专家教你这样鼓励孩子

陈忻 童行学院 2019-11-30


许多父母都怀着美好的憧憬,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希冀着孩子能在将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
不料,在你希望孩子坚持和孩子想要放弃的十字路口,你们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斗智斗勇。身心俱疲不说,还影响到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,甚至在彼此对立中逐渐疏远。


其实,孩子在某方面学习中犯错时,较之责备,恰当的鼓励显得更为有效和容易接受,关于这方面,陈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她的心得。


本文内容节选自陈忻老师的视频讲座《孩子不想坚持怎么办?——从练琴的角度谈孩子的整体养育》。扫描文末海报二维码,即可直达直播间哦!


今天,陈忻老师将围绕怎样鼓励孩子练琴这个话题,深入浅出地与你分享实践心得。分享之前,陈忻老师还有一个温馨提示要送给你:


学乐器作为生活中的平常事,反映的是你和孩子的相处之道,体现的是你作为父母的儿童发展观。


今天我讲的是学琴的那些事儿,但你可以把学钢琴换成其他事情,包括孩子的学业、孩子的体育项目、以及孩子的其他活动,道理都是相通的。”


父母可以从好老师身上学到的引导技巧


1.邀请有趣的第三方来当听众

 

在学钢琴或者其他体育项目的初期,孩子很容易因为练习频频出错挫伤热情,或者因为练习枯燥开始走神不认真。


这时候,老师能否及时用适当的方式给孩子反馈,悉心呵护他们还在萌芽期的学习兴趣,至关重要。我们家的钢琴老师在这方面让我获益良多。

 

比如说,她的钢琴上面有一个小青蛙玩偶,叫Fred。有时候,孩子们练习不认真,她会把小青蛙把放在自己耳边,假装在听它讲话。“听完”以后,她就对孩子说:Fred刚跟我说,它觉得你这里、那里没有弹出来,它想听你再来一遍。这时候,孩子通常都愿意认真起来,再弹一遍。



你看,这只小青蛙就好像一位演奏厅现场的VIP小听众,从第三方的角度给孩子提建议。这种方式的巧妙就在于,借由小青蛙这位听众的嘴把老师的反馈说出来,给孩子营造出一种“有听众在听我演奏,我要认真一点”的良性压力。


听众的存在,能够让孩子逐渐形成为自己的弹奏效果负责的练习态度。同时,孩子觉得这种方式很有意思,为练琴这件相对枯燥的事情增加了趣味,也间接增加了孩子对老师的好感。


2.用成长型思维,给孩子正向反馈

 

我们跟着这位老师学琴已经6年了,她非常耐心,特别能理解孩子,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。


讲到这里,我想请你代入一下孩子的角色,想象一下:假如你在练琴的时候,弹错了几个音。这时候,老师对你说:


(1)“你这里弹错了。”

(2)“你这里如果这样弹的话,会更好听。”


你觉得,哪句话让你觉得更舒服?更想要下一次弹得好一些?更愿意坚持练琴?

 

显然是第二句,这也是我们家的钢琴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你可能也听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.德韦克(Carol Dweck)提出的成长型思维(growth mindset)


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,更愿意坚持,不轻言放弃;更在意自己是否有所进步,有所成长;更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,而不是战战兢兢地关注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好不好,是不是显得很聪明。

 


比起“你这里弹错了”这种否定句式,“你这里如果这样弹的话,会更好听”这种肯定句式更能激发孩子的成长型思维。


因为它给孩子明确指出了努力的方向,可期的更好结果。孩子在老师肯定句式的反馈中,接收到的信息是“只要我努力,就会有进步了”,坚持的动力自然更足。


就像《小王子》里所说的:“如果你想造一艘船,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、去分配工作、去发号施令。你应该做的是,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。” 老师的肯定反馈,强化的是孩子对“大海”的渴望。


父母可以从心理学家身上学到的引导技巧


1.最好的陪伴,可能是成为他的学友

 

我自己是一个音乐门外汉,但是为了让孩子觉得学琴不孤单,我也开始学琴了。


每次跟他一起听课前,我都会把他要练习的曲子自己先练熟。当他遇到困难,想要打退堂鼓的时候,我就会变着法子鼓励他:


  • 我自己示范一遍给他看;

  • 我们俩轮流弹;

  • 我帮他数节拍;

  • 他弹左手,我弹右手。


总之,想尽办法让他把曲子练下来,把困难跨过去。

 

很多父母都说,因为学琴这件事,影响了自己跟孩子的关系。但是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,如果你成为了他学钢琴的伙伴,一起练习,是不是就增加了一个亲子互动的机会呢?



当我们不在是学钢琴这件事上居高临下的“包工头”,而是挽起衣袖一起干的拍档和伙计的时候,我们对孩子更容易产生同理心,切身感受到他们面对的困难是什么,需要别人鼓励的点在哪里。我们跟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,也会因为一起学琴得到深化。

 

2. 鼓励形式不重要,情感表达才重要

 

在家里,我们几乎没有物质奖励。我从来不会跟孩子说:你弹好了,我就给你什么奖励。因为练琴就是练琴,跟我给你的东西是两码事,不要把不相关的两码事搅在一块。

 

我有一位朋友,在孩子小的时候,自己喜欢屯玩具。看到打折的时候,就忍不住屯一堆玩具回家藏起来。等孩子做作业的时候,就跟他说:“你做完这些作业,我就奖励你一个玩具。”有一天,孩子跟她说:“我不做作业,我也不要玩具了。”这就比较麻烦了。

 

我觉得,偶尔奖励玩具或者其他东西亦无妨。但是,一旦形成习惯,就比较麻烦了。我家最高的奖励,是妈妈的拥抱和亲吻,这种奖励是无价的。


有时候,大宝做完了一册练习,自己就去打印一张证书,让我签字,这就是奖励了。你会发现,孩子想要的,其实是你的欣赏和认可。这里,情感最重要,而不是形式。

 

所以,在孩子弹琴的时候,你应该怎样给孩子评价和反馈呢?关键也是要在里面融入情感。有人会觉得:育儿书上说了,称赞一定要具体。“弹得真棒”这样的话不能说。


我想说,其实,真的没有一定之规。关键是,你和孩子之间有没有情感链接。有了情感链接,什么话都可以说,也可以什么话都不说。

 

有时候,大宝小宝在练琴时,我都不用说,只是冲他们晃晃大拇指,或者鼓掌。这里面的关键是,我整个人,我的身体语言、我的神情,是真的喜欢这个曲子。


当你这么表达的时候,孩子的脸会一下子亮起来。有时候我也会简单说,你这一遍真的弹得很好,我很喜欢。孩子也会很高兴。

 

所以,具体怎么鼓励孩子,确实没有非这样不可的方式,关键还是亲子关系。你和孩子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,你们是站在一起的,有什么困难一起面对。


有的父母会跟孩子说:“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好。”但实际上你的情感是对立的、焦虑的,或者是嫌弃的,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能感觉得到。


如果你切换视角,跟孩子站在一起,看着同样的方向,一起克服挑战。这时候,你的情感是关心的,是理解的,孩子也能感觉得到。



除了鼓励孩子练琴的实践心得以外,陈忻老师在讲座里还分享了这些大家很关心的话题:


1.父母怎么提醒和帮助孩子坚持?


对5、6岁的孩子来说,可能很难坚持长时间的练习。这时候,我们该怎样引导他们?


练习有时候避免不了比较枯燥的重复,我们怎样帮孩子把练习变得更有意思?


如果练习的要求比较高,孩子吃不消,这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挑战?


2.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?


练习中,孩子因为遇到挫折而崩溃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应对?


有什么方法,既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调节情绪,又能增进亲子关系?


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勇敢地面对和接受错误?


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两个话题背后的教育智慧,请光临《你的眼界 孩子的边界》直播间(具体回看方式,下面有详细说明),陈忻老师在此恭候大家。



观看方式

 

本文内容节选自陈忻老师的视频讲座《孩子不想坚持怎么办?——从练琴的角度谈孩子的整体养育》


在讲座中,陈忻老师将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和大家相约,用亲身经历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,为大家揭示,如何帮助孩子在兴趣训练中更好地坚持。


本场讲座完整内容已经在《你的眼界 孩子的边界》童行大师系列讲座中推出,该系列将会在一年时间内,邀请各界教育专家为童行的伙伴们分享最先进、最实用的儿童教育知识。10场系列讲座原价99元,限时5人团购价19.9元。


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直达直播间↓


📮特别说明:如果您扫描二维码后,没有收到相关内容,请先取消关注公众号【童行星球(tongxingplanets)】,再次扫码。


听课方式:

  1. 点击公众号菜单栏—已购课程—找到此系列讲座

  2. 在微信内搜索我们的小程序《童行看世界》—我的—我的已购—找到此系列讲座


扫描二维码↓关注我们

系统性通识教育

长按关注一起童行


拓展阅读


孩子不想坚持怎么办?

小孩子的“大”问题家长如何应对?

你我都能做到的儿童批判性思维培养

永恒纠结:到底该不该让孩子“听话”?

如何正确地称赞孩子?父母实操指南

我们还在用19世纪的方法,教育21世纪的孩子

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这四个关键点,你注意到了吗?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